Cola-UI快速入门
概述
随着技术的发展,前端的开发技术正在变得日趋复杂。目前业界比较的流行的前端框架有jQuery、Bootstrap、AngularJS、React、JQueryUI等。 然而上述每一个的框架都只能帮我们解决前端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一小部分问题。 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开发者通常都要选取其中的几个进行整合,这种整合的工作往往技术要求较高,且整合的结果通常也不能很好的发挥每个框架各自的优点,难以形成一套高效的、便于推广的开发模式。
Cola-UI的目标就提供一套一站式的前端开发解决方案,满足前端开发过程中所需的绝大多数需求。
- Cola-UI整合了jQuery 2.x和Semantic UI 2.x,为Semantic UI提供了更加易于使用的控件化封装,同时还提供了更多SemanticUI中不具备的高级控件如List、Table、Tree等。
- Cola-UI提供了自行实现的MVVM跨框架,并基于此框架实现了任意DOM元素或控件与模型间的双向数据绑定。
- Cola-UI的设计遵循了Mobile First的策略,非常适用于移动设备,同时也能很好的满足PC浏览器的操作要求。
从功能角度,Cola-UI可划分为两大部分MVVM框架和控件集。
MVVM框架
MVVM框架部分的功能比较类似于AngularJS,提供了数据模型、DOM指令、以及模型和DOM之间的双向数据绑定等功能。 相比较于AngularJS这类MVVM框架,Cola-UI简化了其中一些过于繁琐的设计,让开发者能够更快的理解和上手。 同时,Cola-UI又强化了数据模型中元数据的功能,使得数据模型能够自行管理懒装载、分页、编辑状态、校验状态等,以便于适应一些复杂的应用场景。
视图
- Semantic控件的数据绑定支持
- 更多常用布局
- 更多常用的高级控件
Hello World
<!DOCTYPE html>
<html>
<head>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resources/cola-ui/semantic.css">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resources/cola-ui/cola.css">
<script src="/resources/jquery-2.1.3.js"></script>
<script src="/resources/cola-ui/3rd.js"></script>
<script src="/resources/cola-ui/semantic.js"></script>
<script src="/resources/cola-ui/cola.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cola(function (model) {
model.set("name", "World");
});
</script>
</head>
<body>
Hello <span c-bind="name"></span>
<br>
<input c-bind="name">
</body>
</html>
运行该示例,并尝试修改Input中的内容,你会发现Input中的改变会立刻更新到Hello后面。这就是双向数据绑定提供的功能。 其实上面的页面中真正有效的代码只有3行,其它部分都是固定的内容。
cola(function(model){ })
是一个默认的初始化方法,其中的代码会在页面的DOM树装载完成之后自动执行,其触发时机与jQuery.ready相同。
在初始化时会自动传入一个已经创建好的Model对象。我们可以在这个方法中对这个Model对象进行初始化。
model.set("name","World")
向Model中写入了一个数据项,该数据项的名称是name,值是World。Model可以拥有1到多个数据。
每个数据项中的数据并不限于简单的String类型,它可以接受各种复杂的数据类型,包括Array和JSON。参考 Model(视图模型)。
<span c-bind="name"></span>
定义了一个Span,这里我们利用c-bind指令声明了该Input绑定到name这个数据项。
关于DOM指令的更多说明请参考 DOM指令。
<input c-bind="name">
定义了一个Input,它同样绑定到了name这个数据项。
由于我们在之前已经通过Javascript向Model的name中写入了World,因此Input中默认将显示World。
同时,由于Input是一种可以编辑的DOM元素,所以当我们在Input中录入内容时新的内容会自动被写回Model中,这表示我们可以利用Input来改变Model中的数据。
另外,由于Model是支持双向数据绑定的,因此当我们编辑Input中的内容时,这个Span总是可以同步的显示出最新的内容变化。
这里的运行机制其实是这样的,当我们编辑了Input中的内容时,Cola会自动将该值写回到其绑定的Model数据项中。 这样Model中的name数据项就被改变了,而Model一旦发现自己的某个数据被改变就会立刻将这一消息通知给所有与这个数据项相关的DOM对象,这其中就包含了那个同样绑定到name的span。 span接受到数据源改变的消息后会立即重新从Model重读取最新的值并刷新自己的显示。
简单的Action
<!DOCTYPE html>
<html>
<head>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resources/cola-ui/semantic.css">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resources/cola-ui/cola.css">
<script src="/resources/jquery-2.1.3.js"></script>
<script src="/resources/cola-ui/3rd.js"></script>
<script src="/resources/cola-ui/semantic.js"></script>
<script src="/resources/cola-ui/cola.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cola(function (model) {
model.set({
name: "World"
});
model.action({
showMessage: function (name) {
alert("Hello " + name + "!");
}
});
});
</script>
</head>
<body>
<button c-onclick="showMessage(name)">Show Message</button>
</body>
</html>
本例展示一个个最简单的事件绑定和Action调用。 onclick是HTML规范中原本就支持的一种DOM事件,只要在前面添加"c-"就可以让它变成一个Cola的DOM指令了,由Cola来建立onclick的事件绑定。 本例中c-onclick的内容是一段表达式,用于调用一个名为showMessage的Action。showMessage时通过Javascript中的model.action()方法定义的。 Action是Cola中专门用于封装业务逻辑的方法,其详细说明请参考 Action(动作)。
本例中的showMessage()方法非常简单,仅仅是提示一段文字。当我们点击"Show Message"按钮时就可以看到这段提示了。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Cola的表达式中,我们只能调用Cola的Action,不能调用其他的任何Javascript方法。 例如跳过Action直接这样写
c-onclick="alert('Hello World!')"
是无法正确执行的。
有参数的Action
<!DOCTYPE html>
<html>
<head>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resources/cola-ui/semantic.css">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resources/cola-ui/cola.css">
<script src="/resources/jquery-2.1.3.js"></script>
<script src="/resources/cola-ui/3rd.js"></script>
<script src="/resources/cola-ui/semantic.js"></script>
<script src="/resources/cola-ui/cola.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cola(function (model) {
model.set({
num1: 3,
num2: 5
});
model.action({
multiply: function (num1, num2) {
return num1 * num2;
}
});
});
</script>
</head>
<body>
<input c-bind="num1" type="number">
*
<input c-bind="num2" type="number">
=
<span c-bind="multiply(num1,num2)"></span>
</body>
</html>
运行本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可以自动计算乘积的页面。根据前面了解的内容,我们很容易的看懂页面中的大部分内容。
model.set({
num1: 3,
num2: 5
});
一次性的向Model中写入了两个数据项,然后body中的两个input则利用c-bind指令分别绑定到了这两个数据项上。
本例的重点是最后一个span,其中的c-bind是这样定义的multiply(num1,num2)
。这表示绑定到multiply这个Action的返回结果,即这个span会自动显示multiply()的返回结果。
这段表达式在调用multiple()方法时还向其中传入了两个参数——num1和num2。这两个参数的值也是来自于Model的数据项,这样我们就建立起了一个支持双向数据绑定的方法调用,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深奥。
测试页面的功能你会发现当你修改了任何一个input中的数值时,页面上的运算结果立刻就会发生改变。那么这其中发生了写什么呢? 当两个Input中的任何一个的内容被用户改变时,Input会自动将数值写回Model。Model一旦感知到数据发生改变就会向所有与该数据项相关的DOM发送消息。 而根据对表达式的分析,Cola可以知道span的内容时同时与num1和num2的值相关的。所以无论是num1或num2中哪一个的内容发生改变Cola都会重新尝试计算并刷新这个span的显示内容。
迭代式绑定
<!DOCTYPE html>
<html>
<head>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resources/cola-ui/semantic.css">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resources/cola-ui/cola.css">
<script src="/resources/jquery-2.1.3.js"></script>
<script src="/resources/cola-ui/3rd.js"></script>
<script src="/resources/cola-ui/semantic.js"></script>
<script src="/resources/cola-ui/cola.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cola(function (model) {
model.set("addresses", [
{
city: "shanghai",
postCode: 201101
},
{
city: "beijing",
postCode: 100020
},
{
city: "shenzhen",
postCode: 300021
}
]);
});
</script>
</head>
<body>
<ul>
<li c-repeat="address in addresses">
<span c-bind="address.city"></span>
<span c-bind="address.postCode"></span>
</li>
</ul>
</body>
</html>
在本例中我们向Model中写入了更加复杂的数据——JSON对象的集合。在与这一类型的数据建立绑定时,我们常常需要自动的复制某一段HTML来对应集合中的每一项。
此时,我们就会用到c-repeat指令。
c-repeat="address in addresses"
这里表达式中in后面的部分表示要绑定的集合,in前面的部分是迭代变量名。迭代变量名的作用有点像程序代码中的循环变量名。
代表迭代过程中的每一个集合元素,在迭代过程我们需要通过这个变量来渲染每一个集合元素。
可以看到li中的两个span都是通过c-repeat中声明的address变量来渲染每一个Address的子属性的。
关于绑定表达式的详细说明请参考 Expression(表达式)。
Ajax数据装载
在上一个例子中,Model中的数据结构已经开始趋于复杂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对于这种复杂的集合类数据通常都不是直接定义在Javascript中,而是通过Ajax从服务器端装载的。 下面的例子演示了如何使用Ajax装载数据。
<!DOCTYPE html>
<html>
<head>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resources/cola-ui/semantic.css">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resources/cola-ui/cola.css">
<script src="/resources/jquery-2.1.3.js"></script>
<script src="/resources/cola-ui/3rd.js"></script>
<script src="/resources/cola-ui/semantic.js"></script>
<script src="/resources/cola-ui/cola.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cola(function (model) {
model.describe("addresses", {
provider: "data/city.json"
});
});
</script>
</head>
<body>
<ul>
<li c-repeat="address in addresses">
<span c-bind="address.city"></span>
<span c-bind="address.postCode"></span>
</li>
</ul>
</body>
</html>
这里,我们使用了model.describe()方法声明了addresses的数据是来自于city.json这个URL的。这样当页面被渲染时Cola会自动利用Ajax从这个URL中装载实际的数据。 关于model.describe()方法和Provider的更多描述请参考数据相关概念。
路径
<!DOCTYPE html>
<html>
<head>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resources/cola-ui/semantic.css">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resources/cola-ui/cola.css">
<script src="/resources/jquery-2.1.3.js"></script>
<script src="/resources/cola-ui/3rd.js"></script>
<script src="/resources/cola-ui/semantic.js"></script>
<script src="/resources/cola-ui/cola.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cola.route("/", {
redirectTo: "#/list"
});
cola.route("/list", {
title: "List",
templateUrl: "router-list.html",
jsUrl: "$.js"
});
cola.route("/detail/:city", {
title: "Detail",
templateUrl: "router-detail.html",
jsUrl: "$.js"
});
</script>
</head>
<body>
<p>Router Sample</p>
<div class="c-viewport"></div>
</body>
</html>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三个Router(路由),Router是用来管理管理页面内的子路径的。
当我们直接浏览route.html时,此时的页面内路径是根("/"),即相当于匹配到了第一个Router声明上,而第一个Router声明了redirect到"#/list"这个子路径。
因此当页面完成渲染之后我们在地址栏中看到的路径是/router.html#/list
。
注意:这里的redirect是发生在页面内部的子路径跳转,其利用的是Hash或pushState,与通常理解的HTTP Redirect没有任何关系,且也不会产生页面的刷新操作。
当子路径跳转到了/router.html#/list
之后,页面的Hash已经变成/list
这一路劲恰好匹配了我们之前定义的第二个route声明。
第二个Router中有这样三个声明:
- title - 定义页面的title,相当于document.title。
- templateUrl - 要装载的HTML。
- jsUrl - 要装载的js。由于我们要装载的js的文件名与templateUrl声明的html文件的主文件名相同,因此我们可以将定义简化成
$
或$.js
。
根据上面的设置,现在Cola会自动装载一段HTML和一段js。新装载的HTML将会被渲染到body中带有c-viewport
的DOM元素中,如果不存在这样的DOM则直接渲染到body中。
我们来看一下实际装载的router-list.html和router-list.js...
router-list.html
<ul>
<li c-repeat="address in addresses">
<a c-href="'#/detail/' + address.city" c-bind="address.city"></a>
</li>
</ul>
router-list.js
cola(function(model) {
model.describe("addresses", {
provider: "data/city.json"
});
});
如果熟悉了本文前面的內容,你应该会对两段内容很熟悉。js文件定义了一个Model和其中的数据,html则是用来展现这些数据的。你可以在页面打开之后就看到这些内容。
上面的例子在渲染列表项中的每一行时使用了超链,点击每一个超链会跳转到#/detail/xxxx
这样的子路径,注意这里所说的跳转仍然是指页面内部的不涉及刷新的子路径跳转。
#/detail/xxxx
恰好匹配到了我们之前定义的第三个此时第三个Router。它的path定义是/detail/:city
,其中:city
是一个通配变量,表示适配任意的内容并将这段内容保存在名为city的变量中。
例如,当你点击了列表中的shanghai之后,子路径被跳转到了#/detail/shanghai
,此时第三个Router的city参数的值为shanghai。
同时第三个Router中也定义了tempalteUrl和jsUrl,它们的内容是这样的...
router-detail.html
<span c-bind="city"></span>
router-detail.js
cola(function(model, param) {
model.set("city", param.city);
});
可以看到我们从param中提取了city参数,param就是第三个Router传入的包含所有子路径参数的对象。取出的city参数被赋值到了Model的city数据项中,这样我们就可以在HTML模板值直接使用这个数据项了。
使用Router实现的前端效果具有以下两方面的优势:
- 效率更高。页面切换时由于不需要整体刷新,因此不会出现短暂的白屏,并且整体的等待时间也更短。
- 可以很好的与浏览器的前进、回退按钮配合。
关于Router的更多描述请参考Router(路由)。